文:沈方正
不少計畫因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而被迫改變,但轉個念想想,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好好休息充電的好時機呢?
疫情延燒至今快半年了,大家的生活想必都有很大改變。除了行業前景依舊不明,對未來充滿不確定之外,每天進出各種場所都要量體溫、戴口罩、甚至填健康聲明書,放假不能自在出遊,多少也帶來一點不便。
我始終覺得,人是有選擇的,愈是這種時候,愈要選擇正面思考。只要念頭轉個彎,你會突然發現,任何「麻煩」都會有它正面的意義。
像我是個嫌悶、不大愛戴口罩的人,但現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規定要配戴口罩,於是只要兩地距離不遠,我都改用步行,結果不知不覺發掘了很多散步的新路線,注意到以前從沒注意過、隱身在巷弄中的小店。
台北這個熟悉的都市,竟然一下子多出很多新奇的事物,你看,這難道不是一種意料之外的收穫嗎?
我家住在景美,最近我三不五時就從景美走到萬華,其實不到一小時就到了。從前,我從來沒發現這兩個地方居然這麼近,說不定以後就從景美直接走來中山北路上班了!
疫情當下,觀光飯店業首當其衝,少了客人,我跟同仁都多出許多時間。這兩個月,我曾經帶同事從宜蘭騎腳踏車到台東,一口氣騎了4天。
以往工作忙,根本不可能一次號召十幾個同事一起休這麼久的假,如今終於想像成真。我現在正在計畫,如果接下來還有空檔,打算帶團隊去中橫健走,過去始終「光說不練」的點子,統統要把握這個機會實踐。
事實上,我有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樣,都在利用這段期間「圓夢」。
有人每天在家做菜、有人每天畫畫,最神奇的,是我有一對經營旅行社的老董夫婦朋友,既然公司沒業務、員工都去上政府補助的訓練課程,他們倆人乾脆在家包水餃,並靠著朋友圈中口耳相傳,賣起手工水餃。
因為生意好得不得了,有一次我下訂,直到一週後才接到回覆:「人力不足,請多包涵。」比起哀怨地賦閒在家,還不如讓自己忙得樂在其中,他們倆人真是最好的範例!
生活中如是,工作上亦然。我鼓勵同仁要用「感恩的心」看待每件事。比如從前餐廳座位空一半,同仁就會忍不住抱怨,但現在只要有客人來,我都告訴他們要「好好感恩,好好服務」。我真心感謝所有光顧的客人,特別是對老朋友,我還會親筆在卡片寫上「風雨又見故人來」,藉此表達對客人由衷的謝意。
另外一個例子,是我們開發出「抹茶山小旅行」之後,每天都要有同仁帶客人去爬山。人潮多時,一天需要動員到3位同事。眼看負責部門人力有限,我就發動其他同事可以自願性地擔任押隊,一起上山照顧客人。剛開始,我自己掏腰包,給押隊同事一天500元加菜金。等上去的同事愈來愈多,分享看到的美景之後,愈來愈多同仁主動參與,到最後,竟然超過60%的同仁都攻頂過。
抹茶山本來就是附近的景點,只是來回要5個小時,讓很多人視為畏途。但因為辦了這個活動,不但多出運動的契機,還讓大家更了解附近的自然生態。去的次數多了,連登山口附近的小販都認識我,每次見面會相互問候、打招呼,我下山時,順道再點個烤香腸加花生捲冰淇淋,相互帶動一下生意。這何嘗不是另一種「患難見真情」?
極端時刻總是考驗個人與企業的應變力,然而反過來說,這也是解放思想最好的時機。反正過去不可能的事,現在都變得可能。在資源重新組合的過程中,不如打破框架,來點另類思考,此刻我們可以做什麼?
除了「獨善其身」,更棒的是從「共好」著手,創造一個正向循環。
例如很多飯店都推出外食、外送服務,我們也做。可是針對我們正在研發的咖哩即食包,我要求在推出前,研發部門先去市場了解哪些蔬果或海鮮滯銷,盡量以滯銷的食材作為原料。這樣在銷售即食包時,就可一併帶動產地的供應鏈,發揮更大的力量。
老爺酒店集團與雲朗觀光集團、凱撒飯店連鎖聯合發行的「CLR聯合通用券」,發給旗下1萬名員工每人1萬元旅遊基金,可入住3大集團中的任何飯店,也是基於同樣的出發點,比起坐困愁城,還不如用合作與創意來為員工創造更多活水!我已經收到券,並帶著太太去入住,走一趟花蓮、台東,忙裡偷閒,真是非常棒的一段時光。
有個長輩曾對我說過一句話,多年來我始終印象深刻。他說:「善解得善果,惡解得惡果。」這句話的原意,本是詮釋人與人間的說話與聽話,但放在面對當下的局面,其實也很適用。光是叫苦與抱怨,現況不會改變,徒然使心情更糟。反之,好好應對,此刻的一切,相信都會成為日後的養分。